1、金屬錶麵處理廢水的種類及危害
1.1 種類
根據金屬錶麵處理種類的不同,金屬錶麵處理廢水主要有:
(1)電鍍廢水
電鍍生産過程中的廢水,包括前處理廢水、電鍍漂洗廢水、鍍後鈍化處理廢水以及退鍍廢液等。
(2)陽極氧化廢水
鋁、鎂合金陽極氧化産生的廢水,主要包括除油、酸腐蝕、堿腐蝕、酸拋光、氧化、電解、著色、染色、封閉産生的生産廢水。
(3)塗裝前處理廢水
塗裝前工件預處理廢水,包括除油、酸洗除鏽、錶麵調整、磷化等。
(4)電泳塗裝廢水
水溶性電泳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水。
1.2 危害
金屬錶麵處理廢水中含有重金屬、酸、堿等,其中重金屬進入環境或生態係統後將不被分解並存留、積纍和遷移,造成危害。重金屬可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纍,被魚和貝體錶吸附,産生食物鏈濃縮,從而造成公害。同時,重金屬進入人體後積纍並好過一定量後,將使人體産生各類中毒反應,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同時,金屬錶麵處理廢水中的氮、磷等進入水體將會引發水中矽藻、藍藻、綠藻大量繁殖,導緻水腫溶解氧減少,化學耗氧量增加,從而導緻水體“死亡”,進而使水體質量惡化,導緻魚類死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金屬錶麵處理廢水中單電鍍廢水等排放量已超40億噸,日趨嚴重的水汙染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在今後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並難以消除。為此,金屬錶麵處理企業必須對所排放的廢水深度處理並回用,降低排放總量,減少環境負荷。
2、目前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方法
目前,在日常生産中主要利用膜過濾進行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膜技術是21世紀水處理領域的關鍵技術,也是近年來水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膜分離技術可以完成其他過濾不能完成的任務,可以去除更細小的雜質,可去除溶解態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目前常用的膜技術主要包括利用電位差的電滲析、倒極電滲析和利用壓力差的膜法,下麵著重介紹目前較為常用的利用壓力差的膜法處理技術,該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
2.1 超濾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被分離的溶液一定的流速沿著超濾膜錶麵流動,溶液中的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頭過超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液形式排出。超濾膜的孔徑在0.05um到1nm之間,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腫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等大分子物質。
超濾雖能耗低、生産周期短,運行費用低,對電泳塗漆廢水處理中可淨化電泳漆的槽液,使漆液中的無機鹽頭過超濾膜,把漆料截留下來,返回電泳槽重新使用。因此被國內外許多工廠採用。
2.2 反滲透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目前,反滲透膜的頭過機理尚未見有一緻公認的解釋,其中以選擇性吸著-毛細管流機理常被引用。該理論以吉佈斯吸附式為依據,認為膜錶麵由於親水性原因,能選擇媳婦水分子而排斥鹽分。在施加壓力作用下,純水層不斷通過毛細管流過反滲透膜,當其中的孔隙為純水層厚度的一倍是,可達到理性的脫鹽效果。
反滲透技術在重金屬廢水處理中應用較早,主要大規模用於鍍鎳、鉻、鋅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反滲透具有無相態變化、常溫操作、設備簡單、效益高、能耗少等優點,但需要高壓設備,且膜麵易發生汙染,穩定性、耐藥性、耐熱性、耐溶劑能力有限,且單獨的膜分離技術功能有限,需與其他分離技術連用。
2.3 微濾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屬於精密過濾,是以多孔膜為過濾介質,在0.1~0.3MPa的壓力推動下,截留溶液中的沙礫、淤泥、粘土等顆粒和賈第蟲和一些喜劇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都能頭過膜等分離過程,微濾等操作過程分為死端過濾和錯流過濾兩種模式。目前主要應用於食品飲料、醫藥衛生、電子、化工、環境監測等領域,在金屬錶麵處理廢水治理中應用相對較少。
2.4 納濾
納濾是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分離需要壓力一般為0.5~2.0MPa,比用反滲透膜達到同樣的滲透通量所必需是假的壓差低1~5MPa,根據操作壓力和分離界限,可以定性將納濾排在超濾和反滲透之間,因此納濾也成低壓反滲透。納濾技術原理近似機械篩分,納濾膜本身帶有電荷性,這是他在很低壓力下仍具有較高脫鹽性能和截留分子量為數百的膜也可脫除無機鹽的重要原因。目前越來越廣泛應用於電子、食品和醫藥等行業,在金屬錶麵處理廢水治理中應用相對較少。
3、膜分離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用膜技術處理水的應用過程中,産生膜的汙染在所難免。通常認為膜汙染主要由凝膠層的形成、膜孔堵塞、濃差極化和膜孔吸附這4種原因引起。
3.1 減少膜孔堵塞及凝膠層的形成
減少膜孔堵塞及凝膠層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改善膜錶麵流動條件或者採用化學清洗。無機物結垢源於水化學變化造成金屬氫氧化物與碳酸鹽快速沈澱在膜錶麵或膜內,顆粒結垢源於進水中的懸浮物或膠體。此類結垢可通過水力學方式解決,即通過空氣吹掃、反洗或者添加流化介質使水體及介質成流化態。流化態的介質可以沖刷膜錶麵減少濾餅層的沈積進而緩解膜結垢。
生物結垢源於生物膜的形成,一旦細菌粘附在膜上,它們就會繁殖並産生細胞外聚合物質,後者發展為粘性凝膠體。有機物結垢在處理含有自然有機物質的地錶水時非常普遍。恢複膜透過性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化學清洗,通常被叫做原位清洗工藝(CIP)。昆明汙水處理
3.2 減小濃差極化
減小濃差極化主要是改善膜錶麵流動條件:
(1)一種方法是通過優化和改變膜元件及膜係統結構設計,如在卷式膜組建中加設擋闆網柵突起物等阻礙物作為湍流促進器,設計彎麯流道等
(2)另一種方法是在膜分離的過程中採取一定的操作策略,如降低料液濃度,加入顆粒物或氣泡,降低壓力或採用脈沖壓力或流速等方法。
3.3 減少膜孔吸附
“維持高膜通量”(EFM)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膜通量,盡可能長時間保持膜的清潔,可以最大效率利用膜麵積和孔隙率。維持高通量策略實際上是對膜係統自動化的化學清洗過程,可根據水質智能選擇化學清洗劑。典型工藝包括一定濃度化學藥劑對膜進行充滿浸泡或循環,通常為15~30min,然後排放化學清洗劑進水沖洗。還有通過溶液預處理、酶製劑清洗、工藝操作條件優化、膜麵改性等方法用於減少膜孔吸附。膜錶麵改性方法是通過將各種化學或物理方法,以物理吸附或化學連接的方式,將有機聚合物或者其他化合物固定在膜的錶麵或者孔隙結構中,以減輕膜麵由於汙染物沈積而産生的膜汙染現象,從而改變膜性能。常用的改性方法有:等離子體改性、共混改性、輻射改性和錶麵化學反應改性。
4、膜的應用前景與展望
在廢水處理中,膜技術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膜分離技術作為綠色和節能的高科技技術,其高效、潔淨、節能的優點越來越為人們所認可。目前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亟需解決的主要是膜成本高、易被汙染、結垢堵塞的問題。在未來的研究中,若能夠降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加強膜汙染機理研究,探索緩解膜汙染的途徑,完善膜分離技術,將會極大地推動工業和社會的進步,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